漆树,东方两大神树之一。


观复博物馆馆长、收藏家马未都曾说,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有两种树对我们产生过重大影响,第一是茶树,第二是漆树。

往年的今日,大家都在参加一些植树的活动吧,小编整辑了一些关于漆树的资料,以助大家对这棵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对我们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树有更多的了解。

漆树林

漆树为落叶乔木,叶为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呈椭圆形。五六月开花,实小而扁圆,十月至十一月间成熟,成穗状垂露于枝梢叶腋间,表面淡黄色,种子外层带有蜡质,其外有薄膜。漆树分布在山区,树高可达十余米,大者树干直径在30厘米以上。

漆树分布在亚洲东部,中国产量最丰,质量最佳,越南、朝鲜、日本、缅甸、印度等地也多有产出。

其中我国漆树分布区域广,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外,其余省区均有发现或栽培,且产量更丰富,2017年我国生漆产量为18145吨, 2018年19000吨(国家统计局数据),占据世界大漆产出的90%以上。

这样看大漆的产量似乎很大,其实大漆的种植和收件其实不易:漆树生长五年至十年才可开始割漆,割漆季节在4—8月,以三伏天割下的漆质最佳。割漆是用割漆刀,割开树皮将达到木质,成为条斜刀口,使液汁逐渐流出,用竹筒或蚌壳插在刀口下,承受流下的漆液。

每株漆树一年大约可采集20次,年产漆约0.3到1千克左右,整个生命周期大约可产10千克左右。所以民谚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形容大漆的产漆量少,采漆不易。割漆人还要忍受“漆咬”之苦。

正是由于漆树种植、采集的不易以及它优异的性能,漆树很早就作为一种重要的税收产业和战略物资。

如:《周礼·载师》:“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左传》:¨组甲三千,被练三千”(组甲者将漆甲编成组文,被练编成练袍)。

苏国伟漆画《翠阴清凉》

既然漆树如此重要,自然不能任其自生自灭,须委派专人去管理,这就引出一个著名的人物“庄子”,《史记·老子列传》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

是不是庄子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深有感触,所以才发出“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样深的哲学思考呢?

马继涛漆画《开合》

漆树种植多,范围大了,一些地方就往往以此为名,史书上有许多以漆相关的地名、河流名。如《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春秋公羊传襄公》:“邾娄庶其以漆、闾丘来奔”。等等。

孟迎迎、许阳、杨成果 漆画 《静心无时》

对于一般人来说,知道“漆可用,故割之”已属不错了。其实漆树的使用价值远不止如此。

首先是药用价值。《千金方》、《伤寒杂病类》、《本草纲目》等多部医书均有记载漆树各部分药用的记载,其根、茎、叶、花、实等可以治可治打伤久积、功能行气,镇痛、接骨、外伤出血,疮疡溃烂等病。可谓全身是宝。

“漆与现代产业”摄于竹溪生漆博物馆

如今很多地区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开发许多保健药品、饮料等等,充分开发漆树的价值。

“漆与现代产业”摄与竹溪生漆博物馆

食用价值。生活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有一道著名的菜“漆油炖鸡”,是以漆树种子所榨的油做的一道美食。据说漆油炖出来的鸡,肉香嫩、酥甜可口,是傈僳人庆贺佳节、招待贵宾的佳肴。除此之外,漆树的嫩叶还可以做蔬菜。

漆树的最大价莫过于它的文化艺术价值。我们都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用漆历史,并由此产生璀璨的漆文化,制作出无数令人惊叹折服的艺术。

到了近现代,随着世界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和交流,人们逐渐认识到大漆漆在纯艺术方面潜藏着巨大的可能性,人们在大漆这一个神秘材质上开始新的探索,大漆的价值被进一步发掘。大漆这种极具东方文化底蕴的材质,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肖禹蓁漆画《天地玄黄系列之六》

神奇的漆树神奇的漆液,孕育了灿烂瑰丽的漆文化,滋养了我们八千年,诞生了独具东方审美的漆画。

相信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发掘,漆艺术的复兴,漆树的价值和漆艺术的魅力将进一步的得到开发和为大家所了解。

熊子明漆画《漆脉系列之二》

参考资料:

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

本文转载自 – 莲福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