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东方漆器在欧洲王室大受欢迎的奥秘!#东方漆语


近现代东方流行“西行东渐”,西方的文化思想、工业制品大行其道,包括家居业也纷纷以“意式”、“德式”、“北欧”等受到国人的欢迎,可你知道吗?在几百年前西方国家有长达数百年的“东行西渐”历史。

今天我们就以“漆器”为入口,一起来探索这段不太为人知的“东行西渐”历史里,东方漆器如何征服欧洲王室、显贵们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汉朝与罗马帝国文化交流

1995年一块在新疆和田地区(汉晋时期精绝国)发掘出来的织锦护膊轰动中国考古界,因为在这块面积不大但呈现巅峰织锦技艺的护膊上有绣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铭文,这带有星相占卜式文字的织锦护膊后被证实为精绝王子所有。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锦织膊局部

据记载,早在亚历山大帝时期就有西方探险者到达过远东地区,但真正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往来却是西方罗马帝国和东方汉朝的各自扩张中开始建立的,第一条丝绸之路也在那个时期逐渐形成,前面提到的织锦护膊就是其中物证之一。

在史料里能找到罗马帝国曾在汉桓帝时期(公元132-168年)、公元280-289年间两次出访,而汉朝方的甘英也曾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中亚,但这几次国家级的交流并不非常成功。

更遗憾的是随着汉朝的倾颓和罗马帝国的衰落,中国与罗马未能产生更多的国家级交流。至少在13世纪以前,没有足够证据表明东方艺术对欧洲艺术有直接影响,相对于精美的纹饰,当时的罗马人也许更喜欢的是丝绸这一奢华材料的质感。

再后来的唐宋时期,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日渐兴旺,东方的陶瓷器、茶叶、丝绸作为重要的商品经中亚流往欧洲地区,中亚地区的玻璃制品等也在东方国家实现贸易往来。

东西方国际之间的交流通过阿拉伯和拜占庭帝国而逐渐展开,盛唐时期的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也处于鼎盛时期,商业往来非常高频,这也是我们在关于盛唐的影视作品里看到很多外国人的原因。

在漆器方面也在唐宋时期肯定也有所流传,只不过基于材质等原因,唐宋时期的漆器极其罕见,在欧洲的流行程度也无从考证。但足以证实的是东西方交流往来史有近2000年的时间长度。

从崇拜到高仿

东方漆艺在欧洲漆器演进

现代人很难想象的是东方工艺在几百年前的欧洲人眼里是多么的神奇和震撼,最典型的是他们对东方陶瓷、漆器的崇拜无以复加。

君主、贵族、士绅们都以拥有陶瓷器、漆器为荣,而匠人则常常因为有一定仿制东方陶瓷器、漆器的能力受到君主的赞赏。

仿制进程

乔瓦尼·贝利尼 Giovanni Bellini《诸神之宴》局部,约1514年,美国国家美术馆藏

在上面的这幅乔瓦尼·贝利尼的代表作里,能看到瓷器是神仙使用的器皿,如果细看还能明显的看到中国青花瓷的纹样。

15世纪的东方与欧洲商贸往来增大之后,陶瓷的仿制达到空前高度,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欧洲匠人一直苦恼自己只能烧制陶器而非瓷器,直到16世纪晚期才在意大利烧制出中国样式的陶瓷。

陶瓷如此,在漆器的制造上也是如此。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人和亚洲商业建立了商业往来,东方的漆器开始被进口到欧洲,为了满足欧洲市场,日本也大量生产漆器,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漆器在欧洲名声大振。

16世纪末,欧洲开始仿制东方漆器,其中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是仿制东方漆制木具的重要产地。

描金漆桌,16世纪晚期至17世纪早期,意大利锡耶纳基奇萨拉奇尼宫

这张由佛罗伦萨制造的描金漆桌做工精致,其描金装饰部分显然是中国式样,其台面上的纹样完全取材于中国风。

由于中国和波斯带有花纹图案的丝质纺织品逐渐到达欧洲,有观点认为欧洲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设计浪潮:开始运用不死板的图案,逐步放弃对称和几何样式的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动植物这样更贴近大自然的图案。

意大利设计师运用的图案大量糅合典型东方图案,荷花、石榴、牡丹、带有曲折枝条的小花,甚至龙、凤凰、鸟类等。

所以有理由相信,后来很多漆器、漆制品上的纹样有受到东方漆器的风格影响。

漆艺漆板漆画应用

威勒姆·吉克,描金漆柜,约1620-162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这件漆柜在面板上明显使用了中国和日本的漆器风格融合,以黑底描金,配以花卉禽鸟,异常精美。

在自行绘制中国风漆画的同时,当时的欧洲还非常流行通过拆卸来自中国或日本的漆制家具、桌面、屏风以补充到自制的柜子、墙面等的情况,相当于自己生产一个框,然后补充进口部件实现产品的品质升级。

约翰·林奈尔和威廉,中国风梳妆台,18世纪中期

上面的这个梳妆台是两位创作者的典型作品之一,他们在18世纪中期是英国非常成功的中国风家具设计师,在他们的产品里中国原产的漆制木板常常作为内部的镶嵌材料,这也有点像今天我们进口欧洲装饰面板的产品到国产家具上的情况?

香奈儿Gabrielle Bonheur Chanel收藏的中国风漆画屏风

在多篇报道里能看到香奈儿女士非常喜欢具有中国风的漆画,并将其应用到墙面、单独的屏风等家居场景。在她康朋街31号的寓所里,有着32面承载着东方文化的乌木漆面屏风,屏风的数量足以显示她对此有多狂热。

这些屏风的朱红之上,石块嶙峋,凤凰正欲展翅,山茶花安静盛放,源于东方的宏大意境让她沉沦:“当我在晚上望向这些屏风的时候,仿佛看见城堡大门打开,骁勇骑士们骑着战马而来。”

中国漆艺对欧洲美学影响

中国风漆画的木门,约1758年,威尼斯雷佐尼科宫

这樘来自威尼斯的中国风漆画木门被喻为亚洲和欧洲美学融合代表之作,同时这也是东方漆艺与欧洲绘画、家居用品相结合的典型案例。

东方漆艺橱柜产品欣赏

这个漆艺柜是17 世纪晚期 William and Mary 日式橱柜,原装雕刻银镀金支架。

上半部分装饰着描绘房屋、人物场景、动植物的海岸风景,并带有精细的金银条带。中 心是一个精 心制作的镂空镀金黄铜锁板,在雕刻形状的带铰链上开口,装饰有中国风的内部装饰,由十个不 同尺寸的抽屉组成,抽屉带有原始的环形拉手。 每个角都由精细的雕刻和成型支架保护。

在我们研究东方漆艺的欧洲演进过程里发现欧洲匠人、艺术家们把中国、日本的漆器与绘画、丝织品等艺术品相结合,并与欧洲本土人文元素进行创作的案例较多,形成独特的欧式东方文化符号。

东方漆艺的痴迷

流行于欧洲皇室的漆室宫殿

在欧洲的东方漆艺演绎上百年之后,皇室对于漆制品的推崇达到极致,以至于很多国家皇室都单独兴建了“漆室”来收藏漆制产品或大量使用东方漆艺进行空间打造。

约1760年,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

这间明显洛可可式的宫殿里展示了来自中国进口的漆金屏风上拆卸改造而成的漆板画,然后配上洛可可的浮雕框,加中国青花瓷装饰,据说是皇后最喜爱的私人房间。

奥地利维也纳圣布伦宫

在奥地利皇室众多收藏品中,有一件来自北京御用工厂的珍贵中国屏风尤其引人注目。

1770年,这些黑漆屏风采用中国漆艺里的描金技术,巧妙地涂上了黄金,被放置在火红的枫木制成的镶板上,并镶上了镀金的框架。 山水、佛塔和花卉图案的精致金画从那时起就在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些纹样不同含义也代表着典型的东方文化。

约1732年,波兰华沙维拉诺宫殿

这间漆室使用了大量的日本莳绘(泥金画)技艺,在描金浅浮雕部分有大量的中国人物和龙纹,是典型的东方漆艺应用。


约1762-1768年,奥兰尼堡公园中国宫殿

这是由叶卡捷琳娜大帝敕令设计建筑的,建筑外观是古典主义风格,但内部则使用了中国风设计,摆放了相当多的中国和日本艺术品。

类似的中国风或东方漆艺典藏级的宫殿还有很多,在欧洲多个国家的宫殿里都能找到,有的漆艺是欧洲的画师、建筑师来临摹完成的,更高端的做法是找中国或日本原装进口,但不论哪一种均能看出欧洲对于东方漆艺的高认可度。

总结

在制作本文过程中,我们翻阅了非常多的线上线下的内容,其中《中国风 13世纪-19世纪 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一书给予很大帮助,在通读两遍该书之后,非常震撼。

震撼于东方文化对欧洲艺术的浸染,特别是东方漆艺在欧洲的影响或与瓷器、丝绸等相当,大量的漆艺作品深受皇室贵族的热捧另人非常意外。

“东行西渐”的漆艺、陶瓷业除开产品本身外对于欧洲的绘画、建筑、室内设计和后期的工业产品设计均产生重大影响,这也证实了东方漆艺在世界涂装领域曾达到工艺之巅。

东方漆艺的原部件直接引用、被临摹、被仿制的情况也让人感到惊喜,这是东方漆艺在欧洲及世界上的“另类荣誉”。

赞助商信息

“百得胜”水漆衣柜整家定制是中国定制家居领域较早进入的品牌之一,二十余年来,一直以“环保”为产品标签,先后推出了无醛添加的各种人造板材,以及高环保性能的水漆定制体系。

“百得胜水漆定制”源于大规模非标定制能力、东方漆艺与现代漆艺的相互融合,以高品质的涂装效果实现高颜值、高环保性能的定制产品落地,是中国家居业水漆定制细分品类的领头羊级代表品牌。